IW傢飾
  • 全球視窗|Scope
    • 案例 projects
    • 設計事務所 design studio
    • 細部 DETAIL
  • 人文|Humanity
    • 藝術 art
    • people
  • 傢飾|Furniture
    • 主題 idea and application
    • 品牌 inside stories
  • 空間|Space
  • 新訊|News
  • about
Mobile nav

Space | Issue 144

 

Zhongguancun Digital Economy Innovation Industry Base, China

中國中關村數位經濟創新產業基地

 

—

 

清石設計

QUCESS

此案位於有著「中國矽谷」之稱的中國北京市中關村,雖是新興互聯網企業的聚集地,但此區仍存留著幾處工業時期的老舊廠房,新舊元素參融。面對高科技企業客戶,如何在預算、結構等條件限制下將室內面積最大化,並創造良好通風採光與活躍空間氛圍的新興廠辦,是設計團隊至關重要的課題。
 
走進建築主體,便能看到大面積的採光天窗一路延伸至中庭,白天光線灑落形成光廊,到了夜間則化身為星空賞景廊道;中庭後半部分則保留了舊建築的部分天窗,讓使用者能感受到原有廠房獨具特色的歷史印記。由於整個基地格局東西尺度較長,因此中庭過渡帶設計了兩處不同形態的旋轉樓梯分散組織人流動線,旋轉樓梯附近,兩組敞開型觀光電梯與步行梯相呼應,藝術化的螺旋樓梯能與工業化的觀光電梯相互對撞,令空間充滿生機活力,搭配兩者皆採用明亮的色彩塗裝結構鋼架,形塑中庭視覺焦點,組成空間交通核心,也讓此區氛圍更為活躍,為上下的旅程增添一份趣味。
 
為最佳化辦公空間的容積率,整棟建築的機電設備幾乎設置在屋頂,因此在原有建築的斜屋面上設計了兼具休閒與聚會兩種功能迥異的屋頂花園,並在上面規劃太陽能自發光座椅及葉片、羽毛形態的藝術裝置,當人於夜晚漫步時,腦中思緒也能隨形飛舞起來,設計師透過景觀規劃,讓使用者由內至外感受到花園生態的靜謐與星空相呼應。
 
「我們希望每個辦公區都像被花園所包圍,讓互聯網企業人員在工作之餘望向窗外,便即刻獲片刻輕鬆,當然也可以直接步入花園,享受陽光與自然的氣息。」為了貫徹設計理念,中關村數位經濟創新產業基地不只是改造硬體設備,更對整體場域著墨更深且回歸人本,成功在兼顧客戶需求與使用安全之餘,賦予這座老舊廠房新世代的文化價值。

清石設計

QUCESS

主要設計:李怡明

空間性質:廠辦.創新產業基地

空間面積:21,565㎡

主要建材:水磨石.玻璃磚.編織鋼網

座落位置:中國北京市

影像:鄭焰

文字:清石設計QUCESS

整理:洪雅琪

RECOMMEND

NCPA Western Cuisine /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Beijing, China

古魯奇建築諮詢公司 Golucci Interior Architects熟稔清水模建築工法的設計師毛森江,在五年前知曉能將預算與工程時間縮短一倍的新式構築工法後,便決定運用自有建地嘗試如此簡單、快速的建造工程,建構出「漁光三間堂」實驗性建築,以此賦予更多人們擁有永恆性建築的機會。拋開過去使用90 X 180的橫向六孔模板,本次採用可重複使用的板模材料,改變為直向三孔,以減低施工過程耗材率,讓全式清水模建築造價更為親民。
「漁光三間堂」座落於台南安平區的漁光島上,建築以側面朝向主要道路,保留外表隱密,內部卻開放自由的舒適生活。設計師毛森江為呈現理想居家住宅,在選材方面使用可抗紫外線、隔音的日本YKK雙層Low-E玻璃、丹麥Vipp廚具、丹麥Carl Hansen & Son傢俱以及德國品牌衛浴,設備一應俱全,即便坪數面積不致寬裕,仍完善地滿足各項生活機能。一樓除了車庫外,安排長親房體貼年歲已大的父母,鄰旁和室可做為傭人房具備彈性,露天側庭將陽光與空氣引入家居,從一樓階梯走上二樓,來到家庭起居區,客、餐廳與廚房溫暖地木質調在水泥基底中突顯溫馨,凝聚家人之間用餐閒聊的暇日時光。三樓是主臥室與書房,四樓臥室則藉由斜屋頂打造180度景觀視野,戶外露臺放置植栽相當愜意悠閒又自在。即便整體建築皆為清水混凝土,設計師毛森江卻在電梯內挹注東方的傳統古典,透過木質添增人們日常居住的氣味,讓隨處擱置的衣物傢飾都成為生活中的藝術品,而非建築帶來的拘束。為順應海島型氣候的潮濕悶熱,室內具有溫溼度控制系統避免物品發霉,建築外層的斜度也和洗衣房區域衍生一隅三角通風處,貫穿各座樓層讓空氣無盡對流,規劃於住宅尾端的衛浴空間也加入透氣窗設計,隨著牆面角度巧妙地屏蔽窺探視線,隨處皆可見設計師細膩地巧思匠心。
本案琢磨五年餘,只為向建築業界傳遞習讀建築之人的心意,選擇以新式建築工法及良材建構此一建築之核心意義,係希望未來能成就更多永恆性建築,使三代同堂共居,隨世代交替讓建築永恆傳承。

NCPA Western Cuisine /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Beijing, China

NCPA Western Cuisine /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Beijing, China

古魯奇建築諮詢公司 Golucci Interior Architects

Fan's House, Beijing

Fan's House, Beijing

北京疊加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Ding‘s House, Taipei

Ding‘s House, Taipei

成舍室內設計 Fullhouse Interior Design

Bai‘s House, New Taipei

Bai‘s House, New Taipei

易其設計 317 design studio

  • 關於
  • 各期雜誌
  • 各期Detail
  • 廣告刊登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facebook
IG
LINE
Language

2022 Copyright © IW magazine

  • 全球視窗|Scope
    • 案例 projects
    • 設計事務所 design studio
    • 細部 DETAIL
  • 人文|Humanity
    • 藝術 art
    • people
  • 傢飾|Furniture
    • 主題 idea and application
    • 品牌 inside stories
  • 空間|Space
  • 新訊|News
  • about
  • Language
    Contact Us